現有機車汙染排放標準為何?
環保部為降低汽機車的排氣污染,自民國79年起陸續要求汽機車製作廠實施污染源(CO/HC)的控制,並要求所有新量產機車於民國110年1月1日起須符合七期法規以符合CO/HC的排放標準。排放標準請參閱附件或環保部官網。
環保部為降低汽機車的排氣污染,自民國79年起陸續要求汽機車製作廠實施污染源(CO/HC)的控制,並要求所有新量產機車於民國110年1月1日起須符合七期法規以符合CO/HC的排放標準。排放標準請參閱附件或環保部官網。
因汽機車電路系統的接地部份均與車架本體共接,若於更換電瓶動作中先拆卸〝正〞極線,接著在拆〝負〞極線的同時意外使正極線接觸到車架部份的零件,則會產生〝短路〞情形而發生傷害人體與破壞車輛電路的危險。
機車上有許多零件不適用於原廠所規範的保證條件,例如:輪胎、碼錶線及燈泡類等,當然電瓶也是其中的項目,因為上述零件會牽涉到消費者使用狀況上的差異,較難明確歸屬責任。
原廠使用說明書中均會限定機油的使用規格,故消費者使用油品的黏度指數、等級..等規格需符合原廠要求,才會依保證辦法之內容要求執行保固。
若消費者使用到再製油、變質或規格不符的機油,則不適用保證條款。
更換機油後是否需再加入其他添加劑,長久以來一直沒有明確的答案,以機油製造商而言,認為現有合成機油已能滿足機油所該提供給引擎的功能,但添加劑製造商則認為加入部份添加劑,可提升機油的穩定性、抗氧化、抗腐蝕性等。
故是否須加入添加劑則完全依消費者自行的認知與判定,基本上選擇合法廠牌、有公信力、成份標示清楚的高品質添加劑應不致於造成引擎的異常磨損或負面的傷害。